初秋时节,“丰”景如画。“翻开”晋控电力山西新能源公司“风光”画卷,每一处着墨都令人欢欣鼓舞:一座座风机、一排排光伏板,绿意涌动,无不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截至7月31日,公司已完成发电量19.33亿千瓦时,营业收入10.89亿元。各项主要经营业绩指标均取得新的突破,各项工作屡屡喜结硕果。

追风逐日,跑出新能源建设“加速度”
“我是企业发展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作为工程部的负责人,有幸经历和见证了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嬗变。”新能源公司工程建设部部长宗收充满自豪地说。
“山高路险、雨雪交加,可谓历尽千辛万苦。”谈起新能源公司建设的第一个织女泉风电项目,宗收感慨地说:“织女泉风电场地处晋北山区,海拔1700多米,常年大风,9月份夜间气温已达到0℃以下,最冷的时候气温在零下30℃以下,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冻伤。同志们克服雨雪交加、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山地施工难度大的建设条件,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圆满完成了项目建设并网发电任务,创造了北方冬季风场并网发电的奇迹。”
万事开头难。有了织女泉风电场这个标杆,新能源公司的项目建设在成立之初就全面起势,并以超前的思维定势,启动了新疆光伏发电项目,于2014年12月31日实现了吐鲁番鄯善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2015年以来,从山阴织女泉风电三期并网发电、新疆阿克陶一期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到2023年7月7日和顺100MW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新能源公司的项目建设者从山西到新疆,从陕西到河北,从山东到西藏,冲锋一线,埋头苦干,一城一县摸排,一村一山踏勘,干出了新能源公司蓬勃昂扬的发展气息。
如今,新能源公司已拥有山西、陕西、河北、新疆、西藏、山东6省区共36家公司,在运11个风电项目,31个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180.8万千瓦,管理权口径资产总额158.61亿元,管理权口径累计实现利税总额29.09亿元,实现了效益与规模的大跨越,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目前,新能源公司已累计完成发电量159.43亿千瓦时,完成营业收入97.1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4.16亿元,利税总额29.09亿元。新能源公司总经理王亮介绍说:“2022年,公司全年新签、续签及储备项目共计310万千瓦,包括风电60万千瓦、光伏250万千瓦。成功获批河津10万千瓦光伏项目开发建设指标。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累计签约有效协议共计200万千瓦,其中风电20万千瓦、光伏180万千瓦,这些项目均纳入‘山西省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三年滚动项目储备库’。目前,在建装机容量85万千瓦以上,并积极为下一步资源竞配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创新创效,赋能管理创佳绩
创新是企业取之不竭的前行动力,创效是行稳致远的根基所在。面对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财务经营压力大、电力营销推向市场化现货交易等一系列的发展难题,新能源公司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围绕创新创效大做文章,在提质增效上下足功夫,为管理赋能,为经营提效。
在向管理要效益上,进一步理清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优化决策研究程序,推进依法依规治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管理机构改革,聚焦责任落实、措施执行、过程管控等环节,创新管理思路,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在智慧化新能源企业建设上持续发力,打造“集中式数据管理系统”和“智慧气象预测系统”等智慧化新能源创新管理工具,既解决了公司项目跨省多、点多面广、布局分散、管理难的问题,又推动了提质增效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向运维质量等各环节“要”出了效益。
在安全管理上,以“136”安全管理模式为统领,围绕“三化一兜底”的总体目标,树牢“安全是‘1’、其他是‘0’”的理念,紧密围绕“五种意识”“五项活动”“五大措施”,安排布置8个方面47项重点安全工作,修编下发44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及分级管控措施。通过强化“三基”建设,完善六大体系,压紧压实各级安全责任,严格制度执行,高质量开展周安全活动日,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全覆盖安全大检查,狠抓“三违”行为,严格安全绩效考核,持续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
在破解企业经营发展困局上,新能源公司领导班子勇挑重担,始终坚持向经营要效益,一方面认真落实“增收入、降成本、割赘肉、止出血、堵漏洞”经营管理措施,从修理、采购等多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举措,深化提质增效挖潜,扎实开展融资置换和存量贷款利率压降工作,压控融资成本,节约财务费用,加大资金运作力度,盘活资产融资租赁、保理等业务,进一步盘活所有资本、资产、资源,并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立起了全员绩效考核的“硬尺子”,树立了正向激励的“旗杆子”,最大限度地降本、挖潜、增收。另一方面,深挖已有发电项目潜力,紧紧抓牢“电量”牛鼻子,“度电必争”提高发电量,做好营销工作。充分利用集团内部大容量火电的优势和售电多元发展的平台优势,加强现货交易,优化调配区域、风光电量,实施“量随风移”“量随光动”“量随价变”“风光打捆”和新能源与火电资源互补,提升风电、光伏中长期均价,实现了电量和效益“双提升”。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再谱新篇
“我刚来报到的时候,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虽然有些思想准备,但汽车越往高处行驶,心情就愈加沉重。当汽车爬上风电场驻地时,一颗心瞬时跌到了谷底。正在迷茫之时,有人快步迎上来,嘘寒问暖,安排大家休息。不经意间,看到办公楼上的条幅:欢迎新同志回家。”这是2015年2月,赵慧卿跟爱人一起来到织女泉风电场工作时的所见所感。
“回眸我的成长历程,不能忘记大家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的艰辛历程……感恩企业,感恩同行,我将奋进新的赶考之路,矢志不移永向前!”赵慧卿说道。
在这里坚守10年,见证了织女泉风电项目建设运行的风电项目副总经理赵峰说:“如今织女泉上风车成林,成为新能源公司单体项目装机最大的风场,正是这群从艰苦创业、百折不挠中闯荡走来的充满朝气活力的年轻人的任劳任怨、艰辛付出,成就了今天享誉省内的风电项目龙头。”
心有所想,梦有所成。新能源公司上下之所以能形成强大的合力,离不开党建引领和“家”文化的熏陶。
新能源公司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实施“党建+家文化”新模式,在每一个场(站)都建立了“党员之家”“青年之家”“创作之家”“经营之家”“安全之家”“创新之家”“关爱之家”“文艺之家”“健身之家”……通过厚植家文化、唱响家声音、深化家内涵、做好家文章,把“党建+家文化”深度融合于每一项工作中,凝聚起了实干奋进力量。
“面向未来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能源公司将始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乘着“双碳”目标的东风,加快建设‘绿色、清洁、和谐、美丽、安全、高效、智慧、低碳’的新时代现代新能源企业,着力打造新能源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晋能控股集团新能源样板’,在助力山西省煤电和新能源一体化发展中贡献晋能控股集团的新能源能量!”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建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