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公司围绕“打造现代化能源企业”目标,牢固树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管理提升”为主题,深化挖潜增效,实现攻坚提速,释放企业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细化措施 分类实施有实效
公司按照集团公司“12610”党建工作要求和“1115”总体思路,聚焦以内涵式发展引领质量效益提升,从苦练内功做起,向改革创新要动力。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增收入、降成本、割赘肉、止出血、堵漏洞”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细化出针对各专业的35条工作措施,并给出乐鱼在线的工作指南。各煤矿结合本单位情况,明确具体项目、单位、负责人、完成时间,量化工作目标,建立工作台账,并对每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存在问题、取得成效进行记录,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公司构建目标考核体系,对可量化指标进行审定,形成契约考核指标,与各单位签订了考核契约,按季度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按季度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按照“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原则,逐条逐项筛查问题,全面检验实施成效,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双拳出击” 降本增效见成效
一只手狠抓提质增效。公司进一步提升精煤产率并实现选煤厂一级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并将洗煤回收率、原煤入洗率、能力利用率等洗选增效指标纳入考核。通过优化用户结构,提高非电煤用户和市场化销售比例,调整销售方式,取消短倒环节,禁止车板计价,推行坑口自提模式,增加销售收入等一系列举措实现销售增收。同时,加快推进矿井产能核增和技术改造,提升煤炭产能和产量,增加煤炭收入。8月,王家岭煤业公司取得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800万吨/年生产能力核定批复,泰山隆安煤业公司取得山西省矿山安全监察局300万吨/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批复,均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另一只手从源头控制成本支出。公司着力在生产、销售、物资采购、修旧利废等方面深度挖潜。在生产方面,做好目标成本管控,降低用工成本、投资决策成本及非生产性支出。通过优化采煤工艺,提高掘进效率,提升单产、单进水平等方式,王家岭煤业公司和泰安煤业公司实现了顶煤多回收资源。其中,王家岭煤业公司回收了13450吨,泰安煤业公司回收了6735吨。通过规范设备检修全生命周期管理,减少了设备大、中修理频次,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修理环节成本。各矿坚持“能自修不外委”的原则,全面开展自主维修,提高了自修能力,加强了基层单位对设备物资的管控能力。1-8月,公司设备修理费用较年初预算降低765.77万元。此外,根据各矿每月上报的材料采购计划,充分摸清生产实际消耗及库存情况,减少了不必要的物资囤积,降低了材料采购费用。通过对物资单价的合理调控,降低物资成本费用。1-8月,公司通过对成本物资价格和数量的调控,降低物资采购金额4151.59万元。
深挖内潜 精益管理促提升
公司通过加强全面计划管控、预算管控、招标管控、风险管控和考核管控等措施,牢固树立了计划先行的理念,杜绝了无计划或计划外经营管理行为。以生产经营、基本建设、专项资金、销售贸易、筹资计划等五大类计划管理为抓手,提高了预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高效有序地指导、管理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在招标管理方面,规范了物资采购一体化平台的运行管理,物资采购类项目全部通过集团公司物资采购一体化平台组织实施。截至8月,共组织采购项目177项,采购金额同比下降670万元。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投资管理的相关规定,严禁实施计划外工程,对未列入集团公司年度计划的项目,不予办理招标审批、工程建设、价款结算等相关审批手续。发现擅自实施计划外项目情形,对基层单位及其计划管理部门、专业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及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考核。截至8月底,共压降投资成本433万元。加强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严禁出现决算超过预算、预算超过概算及施工工期超过设计工期等情形,确保项目尽早投产并带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