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乐鱼在线 - 正文

成庄矿:追“新”逐“质”添活力

打印本页

字号:

日期:2024-11-01

来源:晋能控股集团网站

  成庄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安全生产和智能化建设中的难点、堵点,积极下好思维创新“先手棋”、抓牢素质提升“牛鼻子”、激活全员创新“源动力”,以追“新”逐“质”的奋进姿态,为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综合能源企业集团注入创新活力。

下好思维创新“先手棋”

  该矿把领导干部思维创新作为“先手棋”,不定时组织矿领导、科队长等参加煤博会、进博会,走进设备厂家参观学习,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到矿专题授课,帮助领导干部持续突破认知局限,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依托“矿级—专业—单位”三级创新联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专业副总工程师技术带头作用,围绕各系统难点、堵点,主动选题立项、重点攻关、逐月推进,不断挖掘矿井高质量发展潜力。借鉴外部的成熟经验和科研资源,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努力解决矿井掣肘难题。将提升单产水平的需求“前置”到工作面设计、巷道掘进、设备选型配套初期,从源头上树立“一次性将工作干好”理念,强化各专业、各系统“跨界”协作,全力为综采队组创造良好条件,实现单产能力明显提升。引进超前支护支架、“拐弯”皮带、永磁电机、煤水分离联运设备等装备,并对积极应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实施后在一定阶段内取得可计量效果的项目,酌情奖励工作绩效分,以此鼓励各单位“一把手”勇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让先进的技术工艺在现场“生根结果”,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助推全矿生产效率提升。

抓牢素质提升“牛鼻子”

  “张教授,请问在矿井盘区大巷未延伸至设计边界位置时,超前2个区段进行回采,是否违反规程规定?”

  “大巷延伸超前2个区段,并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完善的情况下,安全风险已降低,进行回采并不违反规程规定……”

  这是今年该矿首批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能力培训班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班的一幕,也是该矿专业技术人员主动下沉现场收集问题、带着问题去培训的一个缩影。

  该矿牢固树立“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创新”的理念,将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重点放在攻克业务技术难题上,以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素质为抓手,今年先后组织近300人次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院校,系统学习智能化矿山、数字矿山、小(无)煤柱开采等课程,要求所有学员要以解决现场问题为出发点,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后提交课题报告。矿井组织专业副总、相关单位正职对课题报告、结果运用等方面进行评分,进一步督促专业技术人员“走出去”带回“真东西”、提升“硬能力”。此外,创新建立“3·4·3”专业技术能力考核评价机制,每季度开展理论考试、现场述职等,以考核“指挥棒”引导专业技术人员钻研业务,提升系统优化、技术革新的质量水平。

激发全员创新“源动力”

  该矿在营造创新氛围、创优创新服务上进一步发力,组织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走进井区、深入队组,开展创新专题宣讲,给职工讲清企业鼓励创新的导向,列举创新就在身边的实例,讲明申报流程、奖励力度,有效提升职工对创新工作的认知度。近期,正在将近3年的优秀“小改小革”案例制作成微视频,生动宣传、展示获奖职工创新想法的产生、申报、落地、奖励等过程,进一步调动全员的创新积极性。

  在扩大创新宣传力度的基础上,该矿进一步加强创新收集、申报、评审、公示、奖励全过程的监督,确保精准有效激励出点子、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激励创新群体由“小众”扩展至“大众”,让更多人的金点子、好创意汇聚成矿井解困局、破难题的磅礴力量。在“人人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的氛围影响下,该矿累计授权专利近200项,30余项科技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2024年,该矿16项成果荣获2024年山西煤炭企业管理创新优秀成果,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此外,该矿积极做好优秀成果推广应用的“后半篇文章”,对获奖项目及时开展基层走访调研,组织业务管理部门研究讨论,确定具有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和小改小革成果,下达推广计划,并注重推广中的动态管理,确保成果顺利推广、取得实效,不断推动创新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

( 作者:原征岚 责编:刘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