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营管理 - 正文

同忻煤矿公司:树牢争先意识 提升发展质量

打印本页

字号:

日期:2023-11-06

来源:晋能控股集团网站

  同忻煤矿公司以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矿山标杆为目标,紧盯煤炭数字、降碳技术一体化建设,高质量推进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绿色生态等各项工作,着力探索一条绿色、高效、稳定的企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路。

  关注前沿技术,激发数智潜力。该公司以“用人少、效率高、效益好、安全有保障”为导向,利用信息化技术高效、迅速、集约的突出优势,开发应用电子销号、限员报警、智能掘进远控、固定岗位巡查、校时管理、线上审批等数字应用技术,将现代化矿山管理体系与智能化矿山建设深度融合,不断推动智慧矿山建设“升级换档”;依托有线万兆工业环网和无线5G专网,将智能综采、智能掘进、主煤流、智能洗选、瓦斯抽放、通风、供电、排水等40个子系统接入综合管控平台,初步构建起了具有同忻特色的“112n”智慧矿山模式,实现了矿井各个系统从“孤岛”到“联动”的跨越。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建设、开采14个智能化工作面,且2020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智能矿山建设示范矿井,2021年通过智慧矿山验收,具备中级智能化水平,井下作业基本实现了安全主动保障、无人/少人作业、资源按需服务、自主感知、数据驱动、泛在联接、智能开采的目标。预计在2027年,该公司将全面建成“同忻模式”数字一体化煤矿,实现矿井数据完全融合、矿井管理全链智能。

  紧盯绿色节能,厚植低碳沃土。该公司始终锚定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一体化路线,着力探索矿井资源可持续发展新路径。积极应用小(无)煤柱开采技术,有效改善了临空顺槽围岩应力,减小了临空巷道变形量,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巷道的掘进工程量,缓解了工作面接续紧张。8305小煤柱面临空顺槽围岩应力从15.87Mpa降低为7Mpa,回采工作面每推进1000m,可多回收约80万吨原煤,多创造效益1.13亿元。8306无煤柱工作面无煤柱开采与留设6米煤柱的小煤柱开采相比,可节约成本为1833.5万元。全面加强矿井水循环利用,通过建设容量为2800m3的井下水库,将废水在井下集中处理再循环利用,每年节约购水83万立方米,节约水费、电费及人工费用678万元,有效提高了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同时,对自有矿井水厂扩容提标改造,日平均处理矿井水1.2万立方米,处理后的水复用于井下消防、洗煤厂、塔山电厂、绿化等,实现了矿井水的全部循环利用,每年可节约费用近2000万元。全面推广应用永磁电机,在所有综采皮带机应用永磁电机加变频器控制方式,实现了电机输出功率根据皮带运煤量变化自动调节。相较于传统CST驱动,每年可节约电费、润滑油费用423万元。

  加强靶向攻关,突破技术瓶颈。该公司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寻求最优解决方案,通过不断优化、实践放煤工艺,形成了以“多轮顺序、间隔、末轮间隔”放煤技术为主的“同忻模式”放煤工艺,单米产量提高421吨,同比增长10%,切实提高了煤炭回收率;通过高效应用智能化掘进设备、攻关掘锚一体机使用技术、优化掘进工艺、提高相应岗位职工专业技能,矿井智能化开拓水平和单进效率得到了全面提升;创新两巷综合矿压治理技术,建立了以“超长孔水力致裂+爆破切顶卸压+小煤柱围岩注浆加固+煤层注水软化”为核心的强矿压综合治理手段,并辅助微震矿压监测系统,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矿压预报及管控机制,大幅提升了矿压管理水平;应用初采切眼深孔爆破预裂技术,对目标层进行弱化处理,有效提高了初采期间工作面顶煤回收率,使工作面顶煤回收率较以往提高了28.6%,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120万元;全过程优化停采工艺,8210工作面仅用27天完成停采支护、支架回撤、采空区封堵等末采环节,真正实现了停得快、防得好、撤得快、闭得快。

  坚持制度先行,形成长效机制。该公司坚持以“136”安全管理模式为统领,通过制度管安、体系治安、系统保安,筑牢塔基(六大系统)稳固、塔身(“三基”建设)坚挺、塔尖(安全文化)靓丽的安全“宝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五不为过、五个必须”要求,不断完善“压实安全责任链条”的各项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引导干部员工提升“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全面推行《安全信用考评机制》《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班组、区队、部门进行量化考核评价和奖惩激励,充分调动全员抓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定期开展分系统、分专业、分区域、分岗位的矿井全覆盖隐患排查,通过明确责任划分、隐患排查防控、及时整改落实、建立复查台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统筹抓好“五位一体”组织协调,根据地质条件、采掘衔接、搬家及设备检修等实际情况,提前谋划“五撤五稳”的规划设计,确保生产衔接有序进行;坚持“实用为先、安全为先”的原则,针对性攻关解决生产现场难点问题,持续强化综采“初采、末采、撤出、稳装”四个阶段管理,确保高产、高效。

( 作者:李文斌 责编:刘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