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个子不高,身材健硕,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平常待人随和、略显腼腆,可干起活来,雷厉风行、沉着干练。
他凭着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劲头,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机电“大拿”。长年从事机电维护工作的他,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和管理办法,人送外号“土专家”。他就是新大地公司机电队维护一班班组长朱海仙。
重安全——严抓正规操作
朱海仙主要负责井下皮带运输和机电运行设备的检修维护。作为一名班组长,他深知正规操作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在工作中他以身作则,带领班组成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熟练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岗位行为规范,强化职工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岗位操作流程和手指口述进行正规操作,“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坚决杜绝“三违”,做好互保联保。
作为班组长,他进一步规范班前班后会,对职工“手指口述”进行抽查,使职工对岗位操作要点熟记于心。他利用周四安全活动日,组织班组职工学习事故案例,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开展事故违章人员现身说教,让事故教训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切实提升职工安全意识,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学技能——严抓素质提升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长期从事机电设备检修工作,负责井下2700米皮带维护的朱海仙明白,检修干的就是技术活,要想确保机电设备完好运行,检修质量不过关是行不通的,而要确保质量首先必须技术过硬,为此他十分注重技术整体水平提升和新人培养工作。从事皮带检修工作十余年,每当有设备发生故障,他总是把新人带在身边,手把手教学,并告知他们设备原理。
他充分发挥班组长监督管理作用,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人员调配,组织职工开展业务技能学习,积极参加“学练比”活动,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由于维护工作的特殊性,在进行设备大型检修时,有时长达10 余小时,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每位班组成员,大家不喊苦、不怕累,工作热情高涨,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保质量——严抓现场管理
以身作则,发挥头雁效应。朱海仙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现场管理上。哪里出现问题,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现场,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
在现场管理中,他始终坚持验收标准“三不放过”,一是对安全隐患不排查不放过,必须在班前、班中、班后对设备进行隐患排查,确保设备各部位良好运行。二是工作质量不合格不放过,每次完工后要进行复查,使职工养成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三是文明施工不到位不放过,现场施工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杂物,做到人走物净方可离开现场。
强管理——严抓考核兑现
朱海仙从完善班组管理制度入手,严格执行班务公开制度,对每日班报进行公布,做到公开透明。在日常工作中,以队组工资奖金分配及考核管理制度为基础,实行安全管理与计件工分挂钩考核,坚持教育与奖罚相结合。班后落实当班工作量,对当班任务未完成的职工进行考核,对临时工作完成的人员进行工分奖励,激励班组成员人人落实安全责任,人人自我保安全。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工作才会有底气,才能作出成绩。”回顾10余年的机电生涯,朱海仙作了简单明了的概括。多年来的一线工作经历,使朱海仙始终以主人翁的态度和实际行动践行着工匠精神。